自去年和君资本入主以来,乾照光电产业扩张升级的速度不断超预期。12月16日,乾照光电与厦门大学共同承办了一场半导体发展战略研讨会,出席本次论坛的人员主要包括厦门大学张荣校长、康俊勇教授;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赵玉海、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;王启明院士、王立军院士、刘明院士、褚君浩院士、杨德仁院士;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副主任秦玉文;以及来自科技部、中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长春光机所等研究单位的诸位专家。此外,还有乾照光电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、客户、供应商;半导体行业相关媒体和证券媒体;厦门市政府领导、南昌市政府领导、扬州市政府领导等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。
赵玉海司长表示,改革开放以来,国内开展了很多新兴产业的打造工作,能在较短时间内做成功的产业并不是很多,而LED产业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。“短短十几年时间内,中国LED产业从零开始,现在已经做到了全球产能规模最大,产业技术水平一流的状态。”他说。
LED产业集中度加速提高
LED芯片行业前几年曾因新增产能的大幅释放导致价格大跌,不过在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低谷之后,由于LED产品价格已与传统照明相当甚至更低,反而加大了LED照明及显示屏产品的需求,进而引起封装厂批量扩产,最终导致芯片缺货,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。
在芯片涨价、市场回暖的同时,LED芯片产业集中度正在加速上升。目前国内前五大芯片厂已经占据了近70%的市场份额,可以预见,未来数年内产能将成为决定下游客户资源、获取优质订单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例如2017年中报里,三安光电称“上半年LED芯片需求旺盛,价格保持稳定态势,设备处于满产状态,仍供不应求”,近期更是抛出了总投资高达333亿元的扩产计划。
根据行业研究资料,国内LED芯片上市公司主要有三安光电、华灿光电、澳洋顺昌和乾照光电等。2017年第四季度,这四家企业的月产能分别在250万片、160万片、90万片和60万片左右。
在谈到国内LED产业的发展过程时,赵玉海司长还特别提到该产业在mocvd设备端上对进口的过于依赖,称新兴产业培育必须从打造全产业链着手,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。
“从现在开始,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也将按照这样一个原则来做。这也成为科技部在部署十三五重大项目的一个基本职能。”他说。
老公司新团队
乾照光电从2006年创立开始,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创业板的挂牌上市。上市后的乾照光电长期以红黄光芯片作为主业,直到2014年才开始拓展蓝绿光芯片领域。因此公司从营收规模并不大,2016年刚刚突破10亿元营收,净利润5000万元左右。
不过,自去年和君资本入主以来,公司开始频频发力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2017年4月,乾照光电收购了同样做红黄光芯片的南昌凯迅光电24.65%股权,以求形成联盟,在市场上共同维护红黄光价格体系。应该说,红黄光芯片是乾照光电起家的基础,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和鲜明的技术特点。
2017年5月,公司又公告投资7.3亿元新增20台红黄光MOCVD设备,2018年初将陆续释放产能。
红黄光产能提升的同时,乾照光电也在扩充其高端产品。“这个领域虽然是国内龙头,但主要还是中低端产品,在高端产品和国际市场上与台湾厂商在工艺技术上还有一些差距。”乾照光电董事长金张育说。经过半年时间提升,目前公司的红黄高端倒装、红外产品已经批量生产并对外供货。
“未来希望全面引进韩国、日本、台湾的工程师,推动倒装、高亮度、红外产品快速放量,有效拓展红外传感相关领域市场。”他说。
在蓝绿光芯片方面,金张育认为之前的40万片规模在行业内确实比较小,所以将采取“规模跟随”策略,缩小与三安光电、华灿光电等厂家的差距。
2017年7月,乾照光电公告了蓝绿芯片南昌基地扩充方案,将分两期累计投资50亿元,扩产后新增月产能120-160万片,以确保在蓝绿光芯片领域具备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。
据公司介绍,目前南昌基地已经开始动工建设,首期60-80万片的月产能将于2018年逐步释放。有行业研究员判断,随着产能释放,未来乾照光电的销售收入有望保持年均50%左右的高速增长。
当天的论坛上,金张育还表示,借助和君资本的管理咨询业务,过去一年中乾照管理体系实现了全面升级,未来还希望能成为半导体领域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和投资平台,聚焦Mini LED和Micro LED等未来显示领域。
来源:证券时报